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看片,国产欧美三级,91综合久久久久婷婷,91大神在线观看视频,狠狠色网站,亚洲国产成人资源在线软件,午夜色站

分享到:
 
 
當前位置: 首頁>>文化頻道>>文化>>正文
三晉文化與法家起源
周美華 周敏華
2024年01月23日 09時14分   忻州日報·文化旅游周刊

晉文公

三晉是法家的發(fā)源地,因三晉否定禮,主張落實法治,以化解宗法制度引發(fā)的弊端。當代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在《中國哲學史新編》中將法家分成了晉法家和齊法家。齊法家并不否定禮,主張“法出于禮,禮出于治。治、禮,道也。萬物待治禮而后定”,還強調(diào)“上以禮神明”,這與看重解決現(xiàn)實問題、主張君主專制和以法治國的晉法家立意大相徑庭。

晉法家為富國強兵、鞏固君權否定西周禮法,晉國君臣甚至成為法的制定者,如唐叔虞、晉文公、趙盾及以軍功行賞罰的趙鞅,皆為晉國的法治傳統(tǒng)奠定雄厚根基。自叔虞封唐奉行“啟以夏政,疆以戎索”,晉國便可靈活依現(xiàn)實需求而屢屢修法,雖四面皆狄,晉國非但沒被殲滅,還能在持續(xù)的夷夏整合中,兼并戎狄及相鄰的華夏諸侯國,并自晉文公起,出現(xiàn)比各霸主更長時期的霸業(yè)。《史記》言“不別親疏,不殊貴賤,一斷于法,則親親尊尊之恩絕矣”的法家特質,在晉法家身上得以彰顯,故三晉不僅是法家思想的發(fā)源地,也為孕育更完善的法治系統(tǒng)提供了最充分的地理和歷史條件。

在夷夏雜處的文化格局之下,戎狄“利國”“利眾”“無親”的傳統(tǒng)被晉國吸收,為抵御外患及維護君權,可以彈性調(diào)整國策,于是晉國便不拘宗法,視實際需要與時俱進制定新法。但問題是,與晉國戎狄環(huán)繞處境相同的燕國,北、東方向也全被東胡包圍,西面有樓煩和匈奴盤踞,燕國何以既不“疆以戎索”,也未一再調(diào)整國策?顯然“御狄”雖是促成晉國進行變革的重要原因,但由于當時各諸侯國頻繁戰(zhàn)爭,晉國公室始終面臨的存亡危機或許才是晉國不得不一再脫離宗法、邁向法治的更重要關鍵。

晉國除了抵御戎狄,公室還兩次發(fā)動“嫡庶之爭”,直到重耳回國才結束。在此之前,晉獻公為防范公族發(fā)動小宗滅大宗,便借異姓貴族“盡殺群公子”。公室之爭盡管因重耳回國得以終結,但隨著晉文公的稱霸,又促使晉與諸侯國及戎狄不斷發(fā)生戰(zhàn)爭。晉文公在位初期“大蒐于被廬,作三軍”,建立上、中、下三軍,命隨其流亡的功臣趙衰、狐毛、狐偃、先軫等異姓貴族登上政治舞臺執(zhí)掌軍政大權,后“晉侯作三行以御狄”,晉國軍制再經(jīng)變革增為六軍。

軍制變革雖幫助晉文公稱霸,但為穩(wěn)固霸業(yè),國家不得不再次陷入爭戰(zhàn)。晉國將所增土地設為郡縣,命異姓貴族任“遠官”管理。然而異姓貴族卻借機發(fā)展自家勢力,使其逐漸脫離公室掌控,成為異姓卿大夫的世襲采邑。轉成世襲后,異姓卿大夫便可因所霸占的領地而獲得軍權、土地和人民。

無論于公于私,新興的卿大夫都得為穩(wěn)固晉國霸業(yè)及擴大自家勢力而制定更具效益的新法。晉文公去世后,趙盾以中軍將執(zhí)掌國政,頒布遙遙領先各諸侯國的九項新政,史稱“趙宣子之法”,“使行諸晉國,以為常法”。趙盾的新法固然有助于穩(wěn)住霸業(yè),但其專權卻嚴重威脅君權,導致晉靈公欲誅殺趙盾。這場君權之爭并未成功,“趙穿攻靈公于桃園”,自此卿大夫勢力更明目張膽地凌駕于君。趙氏始終尾大不掉,對君權威脅太大,晉景公遂提拔了趙氏政敵欒書,發(fā)起“下宮之役”以殲滅趙氏。

然而下宮之役仍未讓晉景公奪回君權,不過是將趙家勢力移轉至欒家。異姓家族將治理的郡縣據(jù)為己有代代相傳,壯大后又相互角逐,十一家并成了六家,再由六家并至四家,最終韓、趙、魏三家聯(lián)手滅掉智家。每一次兼并都曠日持久,面臨被兼并危機的范氏、中行氏甚至將戰(zhàn)役擴大,使齊、衛(wèi)兩國派兵參與。于是執(zhí)掌國政的趙鞅頒布軍功賞罰令,“克敵者,上大夫受縣,下大夫受郡,士田十萬,庶人工商遂,人臣隸圉免”,晉國這場遭到內(nèi)外夾攻的危機才終告平息。

自趙盾開啟變革,晉國法治權便落入卿大夫之手。晉獻公為防范君權旁落盡殺公族,使晉文公即位后少掉公族掣肘。但宗法制畢竟未徹底廢除,異姓公卿除以修法宣示政權,還利用宗法制使所占采邑合理傳承。各家為擴張領地相互兼并,不僅嚴重威脅到君權,最終還演變?yōu)槿曳謺x。

此外,因可不拘泥宗法,晉獻公征服戎狄后便毫無顧忌地與戎女聯(lián)姻,重耳和夷吾這兩位晉君便是戎女所生。之后重耳流亡奔狄,“狄人伐廧咎如,獲其二女叔隗、季隗”,重耳娶季隗,趙衰娶叔隗生下趙盾。自此晉國君臣皆注入戎狄血統(tǒng),戎狄“利國”“利眾”“無親”的傳統(tǒng)便更加深植,發(fā)展至三晉自然要擺脫禮法,直接步入最能解決現(xiàn)實問題,最能鞏固君權,也最可實現(xiàn)富國強兵的法治。

三家分晉后,韓、趙、魏三國不再幅員遼闊。魏國“地方不至千里,卒不過三十萬。地四平,諸侯四通,條達輻輳,無有名山大川之阻”。韓處天下之咽喉,為戰(zhàn)國七雄最弱,深陷“八面受敵”之境。趙領土雖大,但四周有燕、魏、秦、韓等國,儼然為“亡國之形”。三晉雖都屬戰(zhàn)國七雄,然而地理條件引發(fā)的危機更大,若不圖強必將亡國,自然得落實利國又利眾的法治。

法治既能落實君主專制,又能超越情感達到利益共贏,從而產(chǎn)生最大的統(tǒng)治效益。采取編戶齊民、獎勵軍功、循名責實、一決于法的法治,不僅能富國強兵,防范君權旁落,還能與時俱進地調(diào)整國策,故自然為力求生存的三晉所接續(xù)和傳承。

(責任編輯:盧相?。?/span>

關閉窗口

    主辦單位: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(wǎng)備案證編號:14083039 晉公網(wǎng)安備 14090202000008號

    律師提示:本網(wǎng)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,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,未經(jīng)協(xié)議授權,禁止下載使用,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。

    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:0350-3336505 電子郵箱:sxxzrbw@163.com